2021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一) ——艾滋病最新流行病学 - 国内流行现状 -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
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国内流行现状
2021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一) ——艾滋病最新流行病学

上传时间:2021-09-13 12:56:57文章来源:本站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患者以来,艾滋病的发展已历经三个阶段,从最初的输入散发期到局部流行期再到如今的广泛流行期,因其发展迅速、流动性强、危害性大,对人群健康及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从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公报来看,自2008年起,艾滋病一直位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死因首位,且近年来艾滋病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仍不断增加,AIDS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病。
  【从艾滋病被发现到现在,其流行病学特点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1、全国受艾滋病影响人数增多,发病呈现“两头翘”趋势
  据WHO最新估计,直至2019年底全球共有38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成人3620万例,儿童(<15岁)180万例,已造成近3300万人死亡,2019年新发感染者约有170万
  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国(不含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地区)报告现存HIV/AIDS患者104.5万例,当年新增HIV感染者11.2万例。 

  全球有一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是15-24岁的青少年。
  2010-2019年期间,全国共报告141557例15-24岁年龄段的AIDS病例,从2010年的9373例上升到2019年的15 790例,年均增长6.0%
  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性活跃时期,且存在自制力、意志力差以及思想不成熟等特点,极易受社会中各种诱惑的影响,发生无保护性行为,这提示青少年已成为发生艾滋病高危人群。
  老年人群,特别是60岁以上退休男性的报告病例数,从2010年的4751例上升到2019年的28763例,增加500.0%,年龄构成比从7.4%上升到19.0%,成为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中年增长率最高的群体。
  老年人群中,60.0%通过商业性性行为感染,30.0%通过非商业性性行为感染。 

2、流行模式呈多样化,性传播持续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我国经性接触感染的病例数和构成比均逐年增加,且在2007年首次超过经血液途径感染的病例,成为HIV/AIDS报告病例的首要传播途径,这使得艾滋病由经静脉吸毒、卖血输血的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感染人群及流行模式也因此更加多样化、复杂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技术指南(试用)》显示,2019年报告感染者中经异性传播占比为73.8%,经男性同性传播占比为23.3%。截至2020年10月底,性传播比例超过95%
  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感染风险较大的不安全性行为包括:没有保护的男性同性性行为、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有偿性行为等。

3、国内总体艾滋病防控初步见效,但部分地区仍病情严重
  随着我国防艾控艾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在应对HIV/AIDS流行方面取得实质性效果,艾滋病疫情上升幅度进一步减缓,但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定人群和部分重点地区疫情仍严重,艾滋病流行率依然较高、防控力量仍然不足。近年来,中国HIV报告发病率由少数区域集聚逐渐向全国扩散,呈现局部严重、整体流行的态势。
  2010-2019年四川省新报告患者人数最多,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的报告病例比例有所增加,西南地区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占比最高的地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自2006年起呈暴发式增长并一直居高不下,超过广西、云南等省份,提示西北地区可能成为艾滋病疫情的另一热点地区。

图1 2005年、2010年、2015年中国HIV报告发病率分布变化

图2 2005年、2010年、2015年中国AIDS报告发病率分布变化
 
明天我们将介绍:艾滋病的最新政策
敬请期待哦!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