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艾滋病的现状如何? - 国内流行现状 -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
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国内流行现状
当前艾滋病的现状如何?

上传时间:2021-04-02 16:15:39文章来源:https://new.qq.com/omn/20210401/20210401A02NWA00.html

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局部地区已出现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率高峰。引起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中国艾滋病防治经验表明,及早发现 HIV 感染者,可以将 HIV 感染者降低 70%。

一、流行现状

1、感染途径

目前,艾滋病传播方式呈多样性,传播途径以血液和性传播途径感染为主,其中经性途径传播呈上升趋势,主要是集中在流动民工、大学生群体以及同性恋人群当中。这些人群复杂的性行为关系已经在普通人群之间架起了桥梁。

2、人群分布

HIV/AIDS 人群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 20-60 岁的年龄段,这阶段的人群正处于青壮年,也正处于性活跃期,通过婚外性途径感染的风险远远高于其它年龄段。因此,今后的 AIDS 防治重点更应关注这一庞大的人群的防控。

3、病死率

不同感染途径对 HIV/AIDS 的病死率有一定影响。受血感染者的病死率要明显高于供血感染者,这可能与受血感染者一次暴露感染的病毒量大和潜伏期短等因素有关。

二、防治重点

1、吸毒人群

年龄段上,吸毒者中以 20-39 岁最多,此年龄段要么由于心理上不够成熟,缺乏自制力,要么是社会家庭负担和精神压力大,最终走上了吸毒道路。他们有一定的收入, 但本身文化程度却可能一般,不能够把握住自己而去接触毒品。主要集中在初中、高中或中专的人群,该人群在心理特点上认识事物片面化,所以容易去尝试毒品。静脉吸毒者的人数及静脉吸毒途径感染艾滋病数有所增加,且过半数者曾有共用针具史。因此,在吸毒者中艾滋病的流行隐患很大。

2、娱乐场所从业人员

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是性病、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此类人群文化 程度普遍较低,流动性大,有低龄化趋势,且大部分未婚。一旦有 AIDS 传染源介入,很容易通过其不安全性行为传播给性伴,再通过这些性伴向其他人群扩散。因此,那些流动性较大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尤其是站桩、出租屋、小街小店等商业性行为者需要特别提高警惕。

3、农民工

由于农民工频繁的流动性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弱势地位,容易与艾滋病流行危险因素相联系,有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中的脆弱人群。在这些人群中搞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对全社会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有着很 大的影响。

4、大学生

大学生是性生活最活跃的人群,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对性的知识没有像以前那样掩盖。 这个时期的人处于性好奇心和强烈的性需求时期,并且通常缺乏安全的性知识。 性行为经常在没有避孕套的情况下发生。 如果是这样,则一方是被感染的人,并且很可能发生艾滋病毒的传播。 许多感染艾滋病毒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 如果他们经常更换性伴侣,这将导致艾滋病毒在固定人群中传播。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知道,感染了艾滋病毒后他们无法面对现实,甚至放弃自我,导致病毒传播得更快。

5、同性恋者

有很多男同性恋者,也是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三、干预措施

1、普及艾滋病基本知识

鉴于艾滋病流行已出现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趋势,在目前没有预防艾滋病疫苗和有效治疗药物的条件下,学习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保护自身健康,可以有效减少艾滋病的发生。

2、改变危险行为

随着 AIDS 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蔓延,成功地预防 HIV 的传播和流行有赖于危险行为的改变,包括性活跃人群增加安全套的使用和减少性伴等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普及艾滋病知识,提高防护技巧,正确看待艾滋病和艾滋病毒感染者,进而改变目前我国存在的恐艾、歧艾的现象和以性传播主的现状,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的重要举措,加强艾滋病等性病的普查和检查, 从而减少艾滋病感染率,减少对社会的危害。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