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何在,防艾关键 - 国内流行现状 -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
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国内流行现状
人心何在,防艾关键

上传时间:2015-01-03 19:16:54文章来源: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

近日,在四川省西充县某村,200 余位村民用“联名信”的方式,欲将村里患有艾滋病的8 岁男童坤坤驱离出村。村主任在村民小组会上说:“通过召开群众会,大家一致要求有关部门对坤坤进行隔离防治,(让他)离开这个村庄,保障全村群众及儿童的健康。”
    联名信绝非温柔的劝离,而是强硬的最后通牒,尽管披着集体决定的马甲,仍属于“多数人的暴力”。在这之前,坤坤已成了一座孤岛,母亲不知去向、父亲也已失联,上不了学、结交不了小伙伴,人人避而远之。善心养育他的爷爷迫于全村的压力在联名信上按了手印,只因孙子“在娘肚子里就感染了艾滋病”。
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时评《人心荒芜是防艾大敌》,评论称联名信绝非温柔的劝离,而是强硬的最后通牒,尽管披着集体决定的马甲,仍属于“多数人的暴力”。
评论提到,一些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仍然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歧视,以至于有些人感叹,“不怕死亡,怕歧视”“艾滋歧视是一堵墙,需要很多人一个一个地去撞”。
  其实,与其说写联名信是良知退场,不如说是常识缺席。有村民说:“坤坤这个病,万一传染了怎么办?”殊不知,艾滋病只有三种传播途径:性、血液和母婴。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哪怕共餐,也不会传染。除了常识,匮乏的还有法治意识。坤坤是适龄儿童,为何无学可上?
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隐私受法律保护,谁暴露并传播了坤坤的隐私?习近平总书记看望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时强调,艾滋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的无知和偏见,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这件事情近日引发了广泛关注,网上热议不断,褒贬不一。
  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全社会都要用爱心照亮他们的生活。诚哉斯言!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就是歧视我们的兄弟姐妹,就是为防治艾滋病设置阻力。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生存状况,关乎大众,也关乎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法治意识。他们也许不需要同情,但需要尊重;他们未必渴望“特权”,但一定需要权利平等,能够依法享有各项应有的权利。
    12 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实现‘零’战略目标——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歧视比病毒更可 怕,实现零艾滋必先消除歧视。值得欣慰的是,已有爱心人士流露出愿意接纳坤坤的意愿,当地政府也表示会善待坤坤。但愿坤坤的悲剧不再出现,面对所有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我们都有责任伸出手,而不是背过脸,有理由让他们感受到人心的温度、真诚和宽阔。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