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恐艾症 掌握艾滋病恐惧干预三角关系可脱恐 - 心理咨询 -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
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心理咨询
如何走出恐艾症 掌握艾滋病恐惧干预三角关系可脱恐

上传时间:2021-07-31 15:00:01文章来源: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

如何走出恐艾症,这是很多艾滋病恐惧症恐友和志愿者都想知道的方法和答案。特别当很多艾滋病恐惧症恐友按照网络上最常规的说法“检测即脱恐”,靠意念坚持到了自己所认为的艾滋病窗口期去做了艾滋病抗体筛查以后,以为这样噩梦就可以结束时,却又出现了恐惧抽血针头的转移,或者担心此次艾滋病检测不准确的泛化,又或者感觉自己是最特殊的个体以至于查不出来时,心理便受到了双重甚至多重伤害,引起心理性创伤(造成焦虑强迫抑郁)或神经性创伤(植物性神经紊乱)。

那我们应该如何科学的去走出恐艾症呢,首先大家得明白应对恐艾症对应的方法是什么。艾滋病恐惧干预,简称恐艾干预,这就是常说的恐艾症对应的脱恐方法,我们可以简单的将艾滋病恐惧干预进行拆分,分别变成了艾滋病、恐惧和干预三个部分,艾滋病主要指的是艾滋病相关科学研究基础信息,也就是常说的科普知识,这部分在网络上各类网站出现的最多,同时也被艾滋病恐惧症恐友接纳的最多,很多志愿者和恐友都认为只要将艾滋病知识体系学习到了极致,脱恐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很多恐友从一开始通过网络废寝忘食的去学习各类艾滋病知识体系,这种为了满足安全支持的学习劲头远远超过了自己过往学习的生涯。甚至有艾滋病恐惧症恐友笑称,如果当年带着这样的学习动力去学习,清华北大都不在话下了。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艾滋病恐惧症研究干预的实体机构,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承接了国家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干预项目,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即大量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大概在2-4周内,其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度,已经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个时候,他已经具备了一个当志愿者给其他恐友分析艾滋病感染风险的初级能力,然而他却没有脱恐,这就是大家常常体验到的心得:张老师,为什么我却给别人分析艾滋病感染风险头头是道,可是一旦扪心自问自己能不能排除,却做不到相信自己呢。

这其实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彻底走出恐艾症需要靠三个部分,我们只是单纯掌握艾滋病恐惧干预(恐艾干预)的艾滋病部分,三角稳定关系我们只满足一个,那么当然,我们没有办法走出恐艾症。这也不难解释,很多艾滋病恐惧症恐友去检测艾滋病以后,获得了一个暂时性的安全信号,并且选择了逃避漠视,自己不再去感受恐艾症的痛苦刺激,将其强行压制在心底,在一段时间内,就仿佛觉得自己脱恐了。但是这一次因为新冠疫苗需要进行疫苗注射,曾经很多通过检测“脱恐”的艾滋病恐惧症恐友又重新开始恐艾了,这就是受到新刺激以后,薄弱的相对安全信号被瓦解,被压制的恐惧情绪又再次出现。我们不难看出,在这里艾滋病基础知识体系作为三角体系中的其中之一无法承担三角体系中的所有属性,而且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我们得到其大概占据整个脱恐效率的20%。

艾滋病恐惧干预(恐艾干预),除了艾滋病对应的艾滋病基础知识体系,恐惧对应的是心理活动体系,干预对应的是方法实施体系。那么心理活动体系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心理活动只要解释的当我们应对恐惧刺激时候,神经和心理所作出的反应,这个反应有可能激发的潜意识反应和我们的意识产生冲突,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比如比较典型的是,为什么我恐艾以后我就产生了很多症状,而且症状和艾滋病初期症状那么像。还有就是明明我没有可能被感染艾滋病了,可我一天到晚过得还是非常压抑郁闷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和艾滋病相关刺激后的心理活动必须给予的解释,通过完成心理活动的体验,进一步理解到底什么是恐艾症,心理活动的体验分析占据整个脱恐效率的30%。

至于干预方法的实施体系,这是最复杂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他的难点就是面对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恐艾人群,我们应该在什么阶段使用具体的什么方法,该方法实施的程度到底该怎么去把握轻重分寸,特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方法具体使用,是考验和衡量该位恐艾干预老师专业的最核心部分。比如,简单按照恐艾干预中心对恐友脱恐周期进行区分,恐艾症就分为应激期,波动期、逃避期,沉淀期和暴露期,简单按照人格类型来分,人群又分为胆汁质,抑郁质,多血质和粘液质,如果按照其他参照标准,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每一个不同的个体,有着独立的思想,又是否在艾滋病基础科普知识,在艾滋病恐惧心理活动体验上存在着误区,对应这些通过一对一沟通收集上来的资料,再去选择一个适合他的方法,该转移还是该暴露呢,在干预的过程中,都需要根据刺激反馈再去对方法进行修正和调整,才是最科学的干预方法。

经过对艾滋病恐惧人群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如果针对于每一个恐友都采取千篇一律的固定几个方式,很容易让他们失去耐心,这显然只是一种最机械原始的应对方法。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安慰式回复”,一个恐友在极度缺乏知识支持或者受到网络信息混杂产生自我内心冲突矛盾,极度缺乏信心的时候,一句结论式的安慰对他非常有帮助,让他瞬时获得了一种被支持的感觉,立马会放松,但是在没有改变思维模式和刺激应对模型下,他的防御本能终归又会再次出现。大家就会常常发现,我们作为医生或者志愿者,给他说:放心,您这个没问题,您这个已经排除了。他会很开心,但是没过多久,这名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又会重复问同样的问题。这就说明,单纯安慰式的结论已经无法应对他目前应激反应所带来的痛苦,我们得选择更加针对有效的恐艾干预方法。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