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强制隔离戒毒所艾滋病戒毒人员的守望者——廖天晴 - 本市动态 -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
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本市动态
北碚强制隔离戒毒所艾滋病戒毒人员的守望者——廖天晴

上传时间:2018-02-04 22:54:07文章来源:重庆法制报

“直到这次评选开始了,爸妈才从网上知道我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刚荣获司法部“最美法律服务人”和“最美戒毒人民警察”称号的廖天晴说道。她扎根抗击艾滋病专管工作第一线近8年,在担任北碚强制隔离戒毒所女性艾滋病戒毒人员专管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期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司法戒毒人民警察的敬业和忠诚。
 
    常与危险打交道
    对父母隐瞒工作情况

 
    艾滋病,这个让不少人听后色变的病,廖天晴却和它打了近8年的交道。聊起自己的工作,廖天晴说这是份“阳光下的职业”,教育感化艾滋病戒毒人员。
 
    廖天晴所在的艾滋病戒毒人员专管大队常年有近百名学员。相较而言,大队民警的担子比其他普通民警更重,风险更高,工作压力也更大。因艾滋病戒毒人员免疫系统功能丧失,身体各项机能严重受损,随时可能发生突发性重症。突发情况实在是太多,她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从家里匆忙走出,又有多少个凌晨披星戴月而归。
 
    在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时,一名学员突然在深夜大出血,廖天晴立即把她送去医院抢救。学员成功脱离生命危险,周围人也为廖天晴的安危捏了把汗。对此,廖天晴并不担心,她告诉记者,初次走上这个岗位时,她的确有过恐惧,那是源于对这种病的不了解。通过对艾滋病防护知识的学习和戒毒工作经验的强化,“艾滋病可防可控,艾滋病人可亲可近”,这句话成为廖天晴对刚接触工作岗位的民警的口头禅。
 
    然而,社会对艾滋病的理解和包容并非一蹴而就。廖天晴说,丈夫也是名司法戒毒民警,倒是能理解她的工作,可对于家里的老人,她选择了“模糊化”处理,“不想他们有无谓的担心。”
 
    用爱心点燃希望
    学员们把她当成亲人

 
    戒毒所的很多学员都视廖天晴为亲人,在重新回归社会后还继续和她保持联系。一个成功戒毒的学员在去年春节给廖天晴打来电话说:“虽然身体状况不太好,但必须要给您拜个年、问个好。”第二天,廖天晴再次接到了电话,“学员家人说孩子去世了,就在跟我通电话后不久。”廖天晴很心痛,也很感动,不仅仅是止于学员对她的惦记,更多的是这个家庭对学员的接纳。
 
    在艾滋病戒毒人员管理这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廖天晴摸索出“两个共同”的管理理念——与艾滋病戒毒人员“共同面对,共同担当”,用爱和信任拉近与艾滋病戒毒人员的距离,用女性的爱心和温情点燃她们重生的希望。她常说:“戒毒人员的事没有小事,只要真心付出,铁杵也能磨成针。”
 
    在廖天晴的带领下,她所在的大队先后多次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荣记集体三等功,成为重庆市“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单位,荣评重庆市“平安建设暨社会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其本人先后荣获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重庆市“十佳”戒毒人民警察、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