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照亮的初心——布拖抗艾支援记 - 各地动态 -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
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各地动态
火光照亮的初心——布拖抗艾支援记

上传时间:2019-08-05 23:14:03文章来源: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处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结合部,地势峥嵘,千沟万壑,高寒干燥,半农半牧,素有“三个坝子四片坡,两条江河绕县过, 九分高山一分沟,立体气候灾害多”之称。群峰嵯峨皱褶间,高高矮矮的杂木树遮不住瘌痢般的贫瘠。这是我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和乌蒙山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的核心区,也是我国艾滋病防治重点地区。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视察调研,在彝家火塘边发出了坚定誓言:“我们人民的美好生活,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东风浩荡满眼春,奋发崛起正逢时。
    接受任务——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担当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指引下,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启动 了“凉山州重点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能力建设对口支援项目”,奋力向艾滋病作最后宣战。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积极响应,深圳三院感染科党支部决定派我前往凉山州布拖一线开展艾滋病防治支援工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责任和担当。眼下凉山的艾滋病防治,与当年红军克敌制胜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年红军是冒着生命危险与强敌对阵,今天的我是一个有三十五年党龄的老党员,没有舍得一身剐的勇气,又怎么能完成艾滋病防治的伟业?

 

美丽凉山, 毒品、艾滋却捣乱
    2019年6月11日,我收拾行囊离开深圳到达西昌。从西昌城出发,越野车沿着307省道向布拖驶去。114公里的盘山柏油路,坡陡弯急,蜿蜒缠绕 在悬崖与河谷之间,车行近3个小时。一路上土地广博贫瘠,零落分布的木椤房伫立在低矮的灌木丛中。背柴的彝族女人艰难而行,似乎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崖去。男人们悠闲地赶着羊群,轻轻走上山坡,吸烟、远望。

 

布拖古称基拉补特,是彝语“有刺猬和松树的地方”之意。石器之时, 先民群落耕牧,开疆于斯,繁衍生息于斯。汉属越巂,唐隶建昌。明为云南所辖,清隶阿都正长官司,民国属普格设治局。1952年始更今名, 随西康并入四川。
    由于长期贫困催生的对财富的极度渴求,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凉山逐渐成为金三角毒品经云南贩运至四川再通向全国及海外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各种毒品在当地迅速扩散。涉毒人员注射毒品、共用针头,导致艾滋病毒迅速传播,三种传播途径并存。
    备课至深夜,学员收获我心欢
    受区域位置、交通等条件影响,当地的医疗资源极为有限。高端医疗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有人才队伍整体能力水平不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要。
鉴于此种困境,布拖县医院举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培训班”, 解决全县乡镇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迫切需求,并邀请我为之授课。我毅然接受这一艰巨任务并承担《艾滋病防治与二线治疗方案》、《特殊人群的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等课程的教学。在2个月的时间里,每周4个半天为学员讲课,其余时间带学员查房。

 

为高质量完成培训,每天备课到深夜,早晨又迎着朝霞精神抖擞地来到病房,带学员见习,现场授课,答疑解惑。“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培训班”的学员们也是废寝忘食地投入其中,一边听课一边看病人,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技能,恨不得把先进的专业技术全部学到手。培训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圆满成功,为基层抗艾培养了一批较为优秀专业人才和骨干。
 

欢迎“骚扰”,随时电我
    为方便学员们联系我,我发给他们每人一张“医疗服务联系卡”,嘱咐 他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微信或电话给我。我盼望这些学员能够快速成长,成为当地防艾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似乎很担心会烦扰我的工作,我耐心地打消他们的顾虑,希望他们能把防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随时反馈给我。一些平时腼腆的学员,在学习班场合不好意思提问,但打电话或发微信就不一样,屏蔽了众人,是一对一的交流,沟通起来更方便、直接。

 

记得有一个晚上,有一位学员打来电话:“刘老师,您好,我是乌科乡的扭拉黑医师,我乡一艾滋病病人服用抗病毒药后,身上出了皮疹……恳请刘老师在百忙之中帮忙解决。”从扭拉黑医师口中得知,该病人上月开始抗病毒治疗,使用的是 TDF+3TC+EFV 方案。服药二周后,皮肤搔痒、皮疹,近几天症状越来越重。我告诉他可能是EFV药物导致的副作用,停用EFV药物,更换 另一种药物 LRV/r。时隔一周,扭拉黑医师又打来电话:“刘老师,您指导的方法真管用,现在病人好了。谢谢您。”
   学员的医术有了一点点进步,抑或成功解决了某个问题,都显得很振奋,并发自内心地表达感谢,让我特别感动。
    抗艾支援期满,学员们得知我要离开布拖,纷纷发来留言或打来电话,有几个从乡下跑来县城送行。两个月的相处,他们似乎习惯了有我,我也习惯了有他们。在车窗里,我挥着手,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一生能为凉山彝族人做点事,是我职责所在,也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翻山越岭,掌握一手资料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同当地医务人员10余次翻山越岭下到乡村,进家入户,调查研究。
    全乡感染者或病人基数大,分布范围广,流动性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较差。近年来,该乡建立了“1+M+N”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即乡党委副书记+乡卫生计生专员+村艾防员防治工作模式,艾防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受教育程度,健康意识淡薄, 管理难度极大,仍有部分指标未达到国家制定的“90-90-90 策略”目标任务。
    凉山人民不会忘记习总书记对凉山的殷殷关注和拳拳期望。一年来,布拖县艾工委加大工作力度,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强化能力,以事不避难的精神,攻坚克难的斗志,决战决胜的信心,全力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
    防治艾滋,因地制宜
    80 多年前,红军在凉山走过了一段艰苦卓绝的长征路,“彝海结盟” 留下了光辉足迹;今日布拖的艾滋病防治任务依然艰巨繁重,需要走好 新的长征。我在布拖县的乡村走访,目睹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都在为艾滋病防治而奔忙、努力,用行动为艾滋病防治“开处方”。他们牢牢抓住 “精准”这一“纲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思策,因人施策,做 好“1+M+N”模式,推行“三色”和“药盒”管理, 到 2019 年底,实现抗 病毒治疗覆盖率不低于 85%,病载检测率不低于 90%,抗病毒治疗成功率不低于 85%”的工作目标。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口念艾滋病防治真经,个个奋勇争先,在艾滋病防治的艰苦征程中贡献自己的温暖和力量。

 

高举火把,点亮希望!
    离开布拖,正值今年的火把节,一束束来自大凉山腹心地带的希望的火把已经点燃。透过这熊熊燃烧的现代文明之火,我仿佛看见了远在乌蒙 山上的支格阿鲁灿烂的笑容;我仿佛看见了阿都彝人的祖先雄壮的身影。高举火把,照亮夜空;高举火把,点亮希望!连延不断的火把讲述着彝族火一样壮丽的历史,照亮了彝族人民抗击疾病、脱贫攻坚的炙热初心,更诏示着彝族地区火一样光明的未来。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