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例艾滋病相关死亡,就有1例是因为TA - 热点关注 -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
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热点关注
每3例艾滋病相关死亡,就有1例是因为TA

上传时间:2024-01-12 22:30:50文章来源:澎湃

原创 浦东疾控 疾控U健康

每3例艾滋病相关死亡就有1例是结核病造成的。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提到艾滋病,

大家对它的杀伤力肯定不陌生。

但是你知道吗?

艾滋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竟然是结核病!

今天就跟小U一起来了解一下

“艾滋+结核”这对致命组合!

当艾滋病人遇上结核,情况很危险!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以下简称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多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如果得了肺结核后没有进行规范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

一般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会发病,只有抵抗力低下时才会发病。而艾滋病患者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15~21倍。

结核病仍然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最新数据,结核病约占全球69万例艾滋病相关死亡病例的30%。

艾滋病和结核病并非单纯的疾病结合,它们相互作用还会加速彼此的进展。艾滋病可导致结核病从潜伏期进展到活动期,并增加结核病的发病率。结核病可加速艾滋病患者的疾病进展,影响后续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为什么结核病更容易找上艾滋病人?

1

外源性感染: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使人体免疫损伤甚至免疫缺陷,因此在接触结核杆菌后更易罹患结核,并迅速恶化、扩散。

2

内源性复燃:在免疫力低下时,体内原已稳定的潜在陈旧性结核病病灶可重新活跃,大量繁殖,致使病灶恶化进而发病。尤其是没有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若CD4计数也非常低,在HIV对免疫系统的不断攻击下,非常容易发生肺外结核。

3

原发感染:在结核病疫情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艾滋病患者可发生原发性结核病。

艾滋病患者,结核筛查不能少!

艾滋病患者并发结核病后在临床和影像学上的表现都可能非典型:与单纯结核病患者相比,痰阳性的可能性更低,双重感染的诊断难度更大。

目前对于艾滋病患者多建议每年或定期进行结核筛查,及早发现结核杆菌感染以便早期采取应对措施。筛查方法包括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胸片等。

重点筛查人群包括:

①新诊断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都应接受结核病筛查;

②CD4细胞计数<200/μL的艾滋病患者;

③反复/正在患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每年应接受结核病筛查。

拒绝结核病打扰,预防要这样做

结核病与艾滋病不同,结核病不仅可以预防,还可以治愈。

早期预防结核病,艾滋病患者应:

规律服用抗HIV药物,门诊定期复查CD4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等。

加强营养,锻炼身体,注意个人卫生。

建议每年至少进行1次肺结核筛查。

有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结核病可疑症状时,及时至医院就诊。

相关部门也应充分依托结核秆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定点医疗机构,共同开展双重感染发现工作,同时为结核秆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患者及时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随访管理服务。

不幸双重感染?早发现早治疗!

结核病合并艾滋病虽然是致命杀手,但只要做到早期诊治,可以大幅度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版的相关指南,结核杆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的治疗,主要是抗结核治疗、抗病毒治疗和调节免疫治疗。

抗结核治疗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1

尽早开始抗结核治疗

规范服药,初治肺结核需至少完成6个月的疗程,肺外结核则需要更长的疗程,治疗疗程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尽早开始抗HIV治疗

抗结核病药物与部分抗HIV药物之间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HIV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3

定期门诊复查雷乍动

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为了避免耐药情况出现,要求病人有较高的依从性,定期复查随访。

另外,在生活和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适当休息,忌参加大强度的体力活动;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咳嗽、打喷嚏时应避开他人,不随地吐痰;

在传染期,餐具绝对要分开,饭后餐具煮沸消毒;

多食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忌烟酒,避免辛辣食物;

注意饮食调配,保证食物多样化;

补充维生素,帮助机体恢复健康;

适量补充矿物质如铁、钾、钠和水分;

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最后,小U还想提醒一下!

艾滋病并发结核病后,由于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其密切接触者多判定为家庭成员、同事或同学。值得关注的是,家庭内密切接触者由于接触时间长,接触强度大,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密切接触者应尽早做结核菌素检查,观察是否被感染。最好再做胸部CT等检查,检查肺部是否有病变,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早治。

-参考文献-

[1]http://www.unaids.org.cn/

[2]Walker NF, Meintjes G, Wilkinson RJ. HIV-1 and the immune response to TB. Future Virol 2013; 8(1): 57-80.

[3]结核病[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7,24(01):65.

[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uberculosis & HIV,www.who.int/teams/global-hiv-hepatitis-and-stis-programmes/hiv/treatment/tuberculosis-hiv (2020, accessed 15 Aprily 2023).

[5]Nanta S, Kantipong P, Pathipvanich P, et al. Screening scheme development for active TB prediction among HIV-infected patients. 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 2011;42:867-75.

[6]TB: HIV Study writing Group One-year mortality of HIV-positive patients treated for rifampicin- and isoniazid-susceptible tuberculosis in Eastern Europe, Western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AIDS.2017;31:375-84.

[7]Hailu T, Yitayal M.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adult HIV Mono-Infected and TB/HIV co-infected patients in Public Health Facilities in Northeast Ethiopia: a compara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Patient Prefer Adherence. 2020;14:1873-87.

[8]Drobniewski FA, Pozniak AL, Uttley AH. Tuberculosis and AIDS. J Med Microbiol. 1995 Aug;43(2):85-91.

[9]陈品儒, 萧芃.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研究现况[J]. 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7):2.

[10]Drobniewski FA, Pozniak AL, Uttley AH. Tuberculosis and AIDS. J Med Microbiol. 1995 Aug;43(2):85-91.

[11]https://www.who.int/teams/global-tuberculosis-programme/tb-reports/global-tuberculosis-report-2023/tb-diagnosis---treatment.

[1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Latent TB infection:Updated and consolidated guidelines for programmatic management.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8.

[13]孙嘉轩,刘艳,梁鹏飞等.上海市普陀区非耐药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内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筛查情况及发病影响因素分析[J/OL].中国防痨杂志:1-14[2023-11-11].https://doi.org/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261.

撰稿:结艾科 马铭君 辛辛

审核:辛 辛 肖绍坦

编辑:U编辑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公益宣传,非商用,如侵权请联系沟通删除)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