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获最新研究成果 艾滋病免疫取得重大突破 - 热点关注 -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
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热点关注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获最新研究成果 艾滋病免疫取得重大突破

上传时间:2016-04-14 19:36:26文章来源:央广网

根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范勇博士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辅助生殖技术和遗传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论述其在人类胚胎基因编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的团队运用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产生了免疫艾滋病的效果。论文引发了《自然》、《科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大量讨论。这究竟是一项怎样的技术?它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人类离攻克艾滋病又进了一步?
    出生于1981年的范勇在2012年就完成了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的博士后研究,目前他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科研管理科科长及博士生导师。
    昨天上午十点,在广医附三员工培训中心会议室里,范勇带着论文材料匆匆赶到,他说话语速很快,但是表达严谨地说:“我们做的这个工作是应用了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胚胎水平上进行一个概念性的证明。”
  范勇通过在该院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及普通高校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研究。2014年4月至9月,研究团队从87名捐赠者里收集了213枚废弃的不能正常发育的受精卵。他们使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精确定位剪除了CCR5基因32个碱基点。
  CCR5基因是人类免疫T细胞结合艾滋病病毒的主要受体之一,失去32个碱基后,艾滋病病毒就无法入侵他们的T细胞,获得这种突变的个体能够有效抵抗艾滋病,或降低感染艾滋病的概率。难怪哈佛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家乔治·戴里表示,范勇博士的最大贡献在于成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地引入了基因改造,提出了在胚胎层面如何抵抗HIV的概念验证。
  不过,“在胚胎层面”这句话在科学界却是十分敏感。修改人类胚胎基因,会不会导致“定制婴儿”出现?会不会触碰到科技伦理的红线?
  范勇认为,这项工作是在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知情同意情况下,参照国家研究人类科学干细胞的法律法规,在严格按照规范下最后进行的。更多就是希望对以后做到理论性的验证之后,为遗传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理论性的基础,给大家提供一个指引或者方向。
  据悉,为了尽量降低伦理风险,该研究经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胚胎捐赠者的知情同意,按照我国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规范,所有实验胚胎都在第三天被销毁。他的团队也在论文中明确表态:“我们相信,在伦理问题和科学问题都妥善解决以前,任何试图通过对早期胚胎进行改造并制造转基因婴儿的行为都要严格禁止。”
  范勇坦言,这项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还言之尚早,一方面取决于技术层面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伦理层面的突破。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