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来到这里,不是因为国际艾滋病日即将到来,而是希望让这个日子发挥更大作用,让全社会都来关爱、帮助艾滋病患者。”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前夕,李克强在佑安医院考察时说。
佑安医院是北京首家接诊艾滋病患者的医院。在这里,李克强先后看望了艾滋病患者、民间组织负责人和医务工作者,用近一小时时间与医学专家、基层防艾人员、志愿者和国际组织代表座谈交流。他说,艾滋病不仅要防控,还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也是折射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扇窗口。”
今天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自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截至今年10月底,报告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已达49.7万例,死亡15.4万例。目前我国设立了9043个艾滋病自愿检测咨询点、766个美沙酮门诊、2.4万个筛查实验室等。艾滋病患者病死率逐步下降,全国疫情保持在低流行水平。
在感染科病房,李克强看望了一对艾滋病患者夫妇。通过母婴阻断治疗技术,夫妻俩两年多前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李克强与两位患者逐一握手,询问他们身体怎么样,生活有什么困难。患者告诉总理,刚得知感染时“特别绝望”,但因为小宝宝的到来,他们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看到总理到来,小宝宝有些害羞地把脸埋进母亲怀里,连着叫了好几声“妈妈”。李克强称赞,母婴阻断技术不仅是技术突破,也是“爱的传播”:“听到这一声声‘妈妈’,你就有更大勇气和病魔抗争!孩子给你们一家带来了欢乐,也让更多患者燃起了生命的希望。”他表示,艾滋病现在可防、可控、可治,中国的治疗也有了很大进步。国家会加大投入,在2015年前将一些技术成熟、成本可控、社会效益好的防艾措施推广到全国。
有人提出,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艾滋病疫情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曾经的血液传播、吸毒传播比率直线下降,性传播、特别是同性感染的比率逐年上升。
李克强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已经摆脱了早年“手足无措”的应对方式,但艾滋病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降服这一病魔,一定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有爱心、智慧和毅力。
李克强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0多年前。早在河南就任省长、书记期间,他推出全国首次省级艾滋病病情普查,并确立了保证艾滋病人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基本医疗保障,不让一个艾滋家庭学童失学的权益机制,用两年时间使河南艾滋病的蔓延势头基本得到遏制。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