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 - 艾滋病日活动 -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
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艾滋病日活动
世界艾滋病日-------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

上传时间:2021-12-01 23:51:37文章来源:网易新闻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有关要求,推进“十四五”时期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结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的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End inequalities. End AIDS. End pandemics.”,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并发布今年宣传活动主题:“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

主题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健康峰会和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精神,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携手应对包括艾滋病在内的疾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为实现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终结疾病大流行而努力。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够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甚至会导致死亡,这是当前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

HIV存在于感染者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性行为很容易造成细微的皮肤粘膜破损,病毒即可通过破损处进入血液而感染。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2.血液传播

人体被输入含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吸毒、移植感染者或病人的组织器官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3.母婴传播

感染了HIV的妇女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也可将病毒传给胎儿,感染的产妇还可通过母乳喂养将病毒传给吃奶的孩子。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艾滋病的误解

误解一:得了艾滋病很快就会死

首先,艾滋病是一种慢性病。感染上HIV病毒的人只要及时进行治疗,接受抗病毒治疗,按要求吃药、定期到医院检查,把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控制到正常水平,生命在短期内是不会受到威胁的。即使是已经被确认为AIDS晚期的患者,只要积极治疗,病情会好转,生命会延缓。只要病毒在体内保持一定水平以下,免疫功能良好重建,寿命也就不受影响,换句话说就是感染者和病毒能够一直和平共处下去。

误解二:艾滋病患者大多是吸毒者

艾滋病跟毒品没有关系。很多人一提到艾滋就想到吸毒、嫖娼等等社会黑暗的一面。其实艾滋病跟吸毒没有根本上的联系,除非你和HIV携带者/艾滋病患者共用了同一个注射针头,才有可能会传染HIV病毒。

误解三:艾滋病等同于“性关系混乱

许多人歧视艾滋病患者,在他们眼里,艾滋病患者都是由于生活行为不检点才染病的,其实不然,在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都是很无辜的,如:有的是由于历史受血原因造成的;有的是由于职业暴露造成的;有的是由于在非规范医疗机构使用了艾滋病人用过、且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原因造成的。当然,也有由于缺乏健康的性教育,不洁性行为等原因造成的。如果性伴一方患有艾滋病,非常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另一方,所以性伴双方为了自身安全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误解四:艾滋病患者不能接触

艾滋病只有通过性、血液、母婴途径才可能会感染上,拥抱、握手、共同进餐、共同洗浴和亲吻等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染的。所以,不必歧视艾滋病人,让我们奉献爱心,只有真正了解艾滋病才能做到互相尊重。

“抗艾”要先“防艾”

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为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甚至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