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预防艾滋病有个“ABC”原则

上传时间:2023-08-17 10:30:00文章来源:大江网

提起艾滋病,大多数人都是“谈艾滋色变”。艾滋病确实是一种威胁极大的疾病,该疾病目前无法治愈,病毒会不断对身体免疫系统造成破坏,导致患者极易患上各种全身性疾病或是发生感染,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且该疾病还有着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多数对于艾滋病不够了解的人,都会认为只要与艾滋病患者接触就会患上艾滋病。正是由于对艾滋病缺乏认识,人们“谈艾色变”。

  一、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目前艾滋病常见的传播方式有三种,第一种即为性交传播,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艾滋病传播方式。一旦与艾滋病患者或是HIV病毒患者进行无保护的性交,就有极大概率患上艾滋病。

  第二种是血液传播,纹身、静脉注射毒品、不规范使用医疗器具和医疗手段,在输血时输入含有HIV的血液,或使用了含有HIV的血液制品,都可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例如,一些吸毒者会共用一根针筒注射毒品,这就可能会导致艾滋病传染。

  第三种即母婴传播,顾名思义就是母亲身体内存在HIV病毒,孩子生下来后有可能会携带有HIV病毒。

  二、艾滋病的症状

  (一)艾滋病的主要症状

  感染了HIV病毒后,可以将整个过程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在早期,部分感染者会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症状,但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会表现得较为轻微,并且在1~3周后就自然消退。这些症状中,发热是最为常见的,并且多数表现为长时间持续发热,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咽痛、盗汗、恶心、腹泻、呕吐、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一些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严重的感染或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当进入无症状期后,患者的症状会完全消退,近6~8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艾滋病已经消失,在此期间HIV病毒还在不断对患者身体内的免疫细胞进行破坏,使免疫系统功能逐渐受损。

  最后则是艾滋病期,该阶段是HIV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此时患者体内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其血液中的HIV病毒量则大幅度提高。患者经常性出现持续1个月的发热,并且还伴随着盗汗、腹泻、体重下降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痴呆等神经精神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全身性淋巴结肿大,这些淋巴结无疼痛、无粘连,直径大于1厘米,出现持续3个月以上。

  (二)艾滋病的伴随症状

  艾滋病最为常见的伴随症状就是细菌感染,在CD4+T淋巴细胞被破坏后,人体极为容易遭到细菌侵犯。其中较为典型的感染有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所引起的细菌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也是较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在出现这些肺部伴随症状后,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原虫感染也是常见的伴随症状,一般较为常见的是刚地弓形虫感染和微小隐孢子虫感染。不同的原虫感染会引起不同的症状,如,当因为刚地弓形虫感染引发弓形虫脑病后,患者就会出现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四肢活动障碍等症状。

  艾滋病患者对于病毒的抵抗力也会大幅度下降,其中较为常见的病毒感染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和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最后,较为常见的艾滋病伴随症状就是肿瘤,在患上艾滋病后,患者还可能会患上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疾病,甚至卡波西肉瘤的一些症状还可以被当做艾滋病的首发症状。

  三、预防艾滋病的ABC原则

  目前针对预防艾滋病,国际上提出了ABC原则,旨在通过这种方式降低艾滋病的传染率,让艾滋病患者逐渐减少,减轻艾滋病对社会的影响。

  A原则,也就是禁欲(Abstinence),该原则是指不发生性行为。由于艾滋病多数是通过性交传播,只要不发生性行为,就能有效避免艾滋病传播。

  B原则,也就是忠诚(Be faithful),该原则指的是要对配偶忠诚,保持固定、忠诚的性关系。只要双方都能保持健康,没有感染艾滋病,就能有效预防艾滋病。

  C原则,是使用安全套(Condom),该原则是对于上述两个原则的妥协。当无法保证做到A、B原则时,就应该严格遵守C原则,在性交时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这能有效降低患上艾滋病和意外怀孕的概率。

  艾滋病会对人体器官、组织造成严重的损害,并且有着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对艾滋病进行预防就成了极为重要的事情。遵守ABC原则能有效降低患上艾滋病的概率,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避免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为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