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HIV-1病毒以其在宿主细胞内形成潜伏库的能力而臭名昭著,这使得彻底治愈HIV变得异常困难。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了CAR-T细胞疗法,这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T细胞来识别并摧毁病毒细胞的前沿技术。
研究方法:
参与者筛选: 18名HIV-1感染者,年龄在18至57岁之间,已接受ART治疗至少6个月,病毒载量低于20 copies/mL,且CD4+ T细胞计数不低于300 cells/μL。
M10 CAR-T细胞制备: 利用双特异性CAR分子,结合10E8scFv-Fc融合抗体和CXCR5受体,通过慢病毒载体转导T细胞制备而成。
治疗方案: 参与者接受两次M10 CAR-T细胞输注,每次间隔30天。每次输注后,第3天和第10天口服西达苯胺30mg,以激活潜伏病毒。
疗效评估: 通过监测血浆病毒载量和细胞相关HIV-1 RNA水平,评估M10 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
研究结果:
病毒载量: 两次M10 CAR-T细胞输注后,所有参与者的血浆病毒载量均显著下降,部分参与者降至不可检测水平。
HIV-1 RNA水平: 细胞相关HIV-1 RNA水平从基线中位数955 copies/million PBMCs降至治疗后20天的288 copies/million PBMCs。
耐受性: M10 CAR-T细胞疗法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严重副作用。
病毒库遗传多样性: 第三代测序技术揭示了M10 CAR-T细胞治疗对HIV-1病毒库的遗传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研究意义:
这项研究不仅为HIV-1感染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疗法,而且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M10 CAR-T细胞疗法的成功,让我们对实现HIV功能性治愈充满了期待。
意外发现: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意外发现了HIV感染引起的细胞大小和形状的变化,这一发现为理解HIV如何在宿主细胞内潜伏提供了新的视角。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将聚焦于优化M10 CAR-T细胞疗法,探索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并考虑将西达苯胺与其他潜伏病毒激活剂联合使用,以期达到更全面的病毒清除效果。
参考文献:毛, Y., Liao, Q., Zhu, Y. et al.新型多功能 M10 CAR-T 细胞在 HIV-1 感染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 I 期、多中心、单臂、开放标签研究。细胞 Discov 10, 49 (2024)。https://doi.org/10.1038/s41421-024-00658-z
《Cell Discovery》杂志发表了这项突破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