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非洲妇女的粮食不安全使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增加 - 国外流行现状 -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
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国外流行现状
撒哈拉以南非洲妇女的粮食不安全使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增加

上传时间:2022-10-04 09:32:54文章来源:腾讯网

来自六个非洲国家超过112,000名成年人的数据显示,生活在粮食不安全地区的妇女有更高的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相比之下,男性没有显著风险。这些妇女还拥有更高的交易性行为、低年龄性行为(15岁前发生)、强迫性行为以及与年龄较大得多的男性发生性行为。这些妇女与艾滋病毒状况不明或阳性的伴侣发生性行为,并不使用安全套,从而加剧了她们的风险。哥伦比亚大学的Andrea Low博士及其同事最近在BMJ Open上发表的这项研究发现,获得食物支持有64%的概率可以保护妇女免受艾滋病毒感染。

极端天气扰乱粮食生产和供应可能会危及流行病的控制。在严重依赖自给农业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洪水和干旱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导致粮食不安全加剧。人们发现,这些变化会扰乱治疗并增加艾滋病毒风险行为。

因此,研究人员分析了一系列基于家庭的全国性调查,以评估该地区粮食不安全与艾滋病毒之间的关系。

这些调查于2016年至2017年在六个处于各种气候状况的国家进行。在斯威士兰和莱索托,调查发生在2016-2017年最极端的粮食不安全时期,而在纳米比亚,调查遵循了一个有利季节的收成(从之前的干旱中恢复过来)。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调查是在2016-2017年干燥季节进行的。

过去的一个月里,家里有三次或三次以上没有食物可以吃的户主被归类为—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家庭。同意的户主给出了家庭成员的名字,他们分别同意接受采访和艾滋病毒检测。如果家庭成员检测呈阳性,则进行额外的测试,以确定他们最近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毒。

共有54,033户家庭,其中112,955名15-59岁的成年人,具有紧急艾滋病毒检测结果和粮食不安全数据。以妇女为户主的家庭比例在坦桑尼亚为27%,赞比亚为29%,乌干达为31%,莱索托为51%,纳米比亚为51%,斯威士兰为55%。大多数参与者在农村(64%),年龄在15-24岁(40%)之间。艾滋病毒抗体阳性的男性(48%)比女性(38%)多,病毒载量不受抑制。

在所有国家,24%的家庭报告了在过去一个月中经历了食物短缺,10%的参与者报告了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男户主和富裕家庭,不太可能遭受严重的粮食不安全。
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妇女报告:

交易性别(调整后相对风险(aRR)1.28,95%CI 1.17-1.41)

15年前的性处女作(aRR 1.18,95% CI 1.06-1.31)

强迫性行为(aRR 1.36,95% CI 1.11-1.66)

在没有安全套的情况下与艾滋病毒状况不明或阳性的人发生性关系(1.08RR,1.02-1.14)

与10岁以上的伴侣发生性关系(在少女和年轻女性中,15-24岁)(aRR 1.23,95%1.03-1.46)

在14 208名艾滋病毒阳性参与者中,200人(2%)最近感染了艾滋病毒,其中140人为女性,60人为男性。

严重的粮食不安全与妇女最近感染的风险增加了两倍有关(2.08里亚尔;95%Cl:1.09-3.97)。在男性身上没有发现明显的关联。接受食物支持与女性最近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要低得多(0.36里亚尔;95%CI:0.14-0.88)

这些发现表明,处于粮食不安全地区的妇女更容易遭受严重饥饿,并且由于应对策略有限而遭受更多负面后果。研究人员建议,妇女,特别是那些以家庭为户主的妇女,需要获得专门针对粮食安全的援助。方案还需要支持未婚妇女的经济赋权,这样她们就不需要转向高风险的性活动。

鉴于有证据表明,获得艾滋病毒的年龄正在上升,研究人员建议重新评估方案年龄目标,以支持妇女的整个生命周期。他们还建议通过鼓励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可再生能源和投资于抗旱作物来解决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
References

Low A et al. Food insecurity and the risk of HIV acquisition: findings from population-based surveys in six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 (2016–2017). BMJ Open 12: e058704, 2022 (open access).

Doi: 10.1136/bmjopen-2021-058704

Full image credit: Loyce Matura, 23, preparing fish and sadza at home. Morgana Wingard/Global Fund Advocates Network. Image available at www.globalfundadvocatesnetwork.org/2021-2022-speakers-bureau/we-need-the-global-fund-our-stories/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 CC BY-NC 4.0.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