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卫士:铿锵红玫瑰 ——刘征(二) - 心理咨询 -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
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心理咨询
红丝带卫士:铿锵红玫瑰 ——刘征(二)

上传时间:2015-10-14 20:31:56文章来源:人民网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艾滋病是可怕的疾病。人们一旦发现自己感染艾滋病,往往感到痛苦和恐惧,一些人甚至做出告别世界的抉择。而另外一大部分人认为艾滋病离自己是那么遥远,甚至遥不可及。不过,现在艾滋病感染人数的增加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刘征和她的团队,每个人都在身处可能被感染的险境中开展科研工作。
  郑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松强说,正是这样,11年来,刘征始终在艾滋病科研、教学前沿拼搏,她和她的团队所参与的国家参比实验室《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金额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ZZCDC数字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研究项目》也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他们所承担的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中美GAP、中德和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以及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也取得了进展。
  记者采访到,针对男男性接触人群,刘征他们采取的“三位一体”转介服务干预,探索建立了“郑州市男同性恋高危干预新模式”的酸甜苦辣。
  2004年以来,河南省首先开展了男同性恋人群的艾滋病干预检测工作。可在当时,郑州市并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针对艾滋病高危人群之一的男男同性恋群体,工作更是很难开展。后来刘征在男男同性恋出现的公园认识了第一位男同性恋人员,经过不断地磨合和沟通,这一人群从早期的抗拒到现在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刘征的艾滋病防治做到了常人无法想象更无法做到的事情,到目前郑州市已有三个男男同性恋社区小组,担负着郑州市男男同性恋人群的宣传、咨询、干预等工作,同时为这一人群提供了更多的检测、诊疗和治疗教育等服务信息。
  刘征以“携手园·关爱之家”为依托,做好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并开展社区工作组与娱乐场所业主工作会。为了调动娱乐场所业主参与MSM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她们在“携手园·关爱之家”不定期举办由社区组织及娱乐场所业主参与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座谈会;分析MSM男男同性恋人群HIV感染的严峻形势,对“携手园·关爱之家”在MSM人群中开展的防治工作进行介绍;通过和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合作,每月组织对新发现的MSM男男同性恋人群感染者开展治疗教育培训,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
  刘征说,通过这一平台,对男同性恋人群同伴进行健康教育和扩大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发挥艾滋病高危人员同伴作用,引领培育一支高危人员同伴教育队伍,降低艾滋病高危人员的发病率,探索疾控、医疗、社区“三位一体”的男男性接触者干预模式。
  平台运行四年来,共对2000多名男同性恋者进行了艾滋病检测咨询,并定期开展随访检测,以了解新发艾滋病感染情况,为探索男同性恋人群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得到了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政策与社会学研究室专家的关注。
  谈起这一成果,刘征说,随着艾滋病管理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对艾滋病管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要求部分艾滋病防治工作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将艾滋病部分防治工作下沉到基层,以适应目前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形势。
  近三年,刘征一直在河南省MSM男男同性恋人群网站首页显著位置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建立了运动、健康、羽毛球和阳性感染者QQ群进行群内交流、宣传。
  但我国20多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一直是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导,并且绝大部分预防和干预活动是由各地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从上到下作为一项特殊的任务进行应急式的工作。这种工作模式在目标人群的可及性和干预效果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特别令人遗憾的是,虽然艾滋病管理进入社区是一个让人认同的观点,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基层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人手不足、流动性大、生存困难等现状都是制约艾滋病在基层实施的不利因素。
  刘征探索出的利用“三位一体”,探索建立了“郑州市男同性恋高危干预新模式”项目,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网格化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来管理艾滋病病例和高危人员,形成艾滋病预防管理支持环境,提高目标人群综合干预覆盖率。
  这一项目的实施填补了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方面的一项空白。艾滋病防治专家认为,这一成果对于提高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保护受影响地区群众免于艾滋病威胁都将起重要作用,将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类似工作提供有益经验。
  在刘征带领她的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经过郑州市各级艾滋病防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郑州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最大限度地发现和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多次获得全国和全省艾滋病防治先进集体,积极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和治疗水平,抗病毒治疗工作始终处于河南省先进行列。4
  领军人物,带领团队在艾滋病第一线传递防控的接力棒
  “不知不觉间我从事艾滋病防控工作已经11年了。这些年,交了一些好朋友,有了一个好团队,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刘征对记者说。
  近年来,在艾滋病防控一线,刘征获得了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好人榜”敬业奉献奖、河南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郑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提名奖、河南省疾控系统首位“精忠奖”获得者等一串串的殊荣。近日,刘征当选由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感动2015”第二季度网络人物,被誉为“防艾战线上的铿锵玫瑰”。
  她的团体多次被评为郑州市艾滋病先进集体、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先进集体、河南省优秀实验室,多次获得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先进集体。
  郑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常战军说,虽然艾滋病防治工作艰苦又危险,但艾滋病防治管理人员没有退缩,科室人员一直很稳定,每位工作人员都承担多项工作,任务多、压力大、风险高,但没有人抱怨和退出,常常是舍小家、顾大家,努力把自己承担的工作做到最好。有了这样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艾滋病防治队伍,才会有郑州市艾滋病防治的显著成效,为郑州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在技术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更源于刘征是她的团队的灵魂和知心大姐。
  “德不孤,必有邻。”方向正确、信念坚定的人,总是容易成为一个团队的核心,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团结到一起。
  从2004年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所成立之初,在艾滋病防治政策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刘征的团队负责着郑州市艾滋病、性病检测和疫情管理,分析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等多项工作。
  目前,郑州市共有11个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覆盖了暗娼、吸毒人群、男同性恋人群、性病就诊者、流动人口、血站监测、青年学生、单位体检等人群,她们每年监测检测近5000人,利用哨点调查、监测信息,总结、分析高危人群行为动态变化和性病艾滋病流行趋势,制定防治策略,评价防治效果,为国家艾滋病疫情形势估计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刘征创新工作中的“拼命三郎”劲头儿,不仅仅拓宽了专业领域的视野,也影响、带动了一批人。因为她坚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真要做好一项事业,必须带动一批人,尤其是年轻人,共同热情参与进去。
  正是缘于这种理念,她不仅在日常工作中勤于带教指导,还不辞辛苦地担任着“硕导”职务。她现在是武汉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带教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新生力量。
  “刘所长的亲和力、向心力,让我来了就不愿走,特别想在这干点事。”刘征科室的新员工单琳琳说。
  单琳琳去年初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目前她已经开始独立承担一项男男同性恋高危人群的访谈项目研究。在单琳琳看来,自己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就“入门”,与刘征的苦心指导分不开。在跟着刘征下娱乐场所、去基层的过程中,单琳琳迅速在言传身教下掌握了与艾滋病患者以及高危人群的沟通技巧,也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树立了信心。
  在刘征一手带教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不止单琳琳一个。就这样,刘征得以有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团队。
  “艾滋病防治工作者做科研、搞创新特别不容易。但是刘征和她的团队做到了!”刘征的业务分管领导常战军说。
  2015年3月,举行的河南省疾控系统艾滋病性病丙肝麻风病防治工作年会上,郑州市疾控中心被授予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奖、高危人群干预工作质量奖、丙肝疫情质量管理奖和美沙酮门诊质量奖四项殊荣。这些奖项的获得不仅是对刘征团队工作的肯定,更是对郑州疾控工作的激励。
  在郑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大会现场,刘征对颁奖的领导说,我要保持健康,努力和团队成员一起把艾滋病防治管理的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刘征的话就像当年面对党旗宣誓时那样认真,那样坚定!
  “水还没来先叠坝,趁着河干好修桥。马到临崖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难。做艾滋病防控管理要时刻要有这种观念和工作意识。”
  采访结束时,刘征对记者说,随着郑州市2015年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从2015年起,利用5年时间,按照“关口前移、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分类管理、重点管理、突出网格化管理”的原则,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社区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
  “我们的团队将响应政府号召,在控制稳定艾滋病疫情,阻止艾滋病进一步传播,减少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减轻艾滋病的危害中任重道远!”刘征如是说。
  人们期待郑州艾滋病防控的“守门”玫瑰刘征和她的团队,绽放出更加炫目的光彩!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