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湖评论:携手同心合力防艾,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 热点关注 -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
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热点关注
【地评线】东湖评论:携手同心合力防艾,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上传时间:2022-09-01 19:32:47文章来源:荆楚网

近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22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危急关头》发布。数据表明,在新冠疫情和其他全球危机的共同影响下,艾滋病大流行的应对进展在过去两年停滞不前,资源不断减少,导致数百万人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由此可见,同心防艾、久久为功,共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防线。

众所周知,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危害性极大、潜伏期长的传染病。它能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感染各种疾病并发生恶性肿瘤,故而病死率较高。近年来,我国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大力实施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通过“应治尽治早治”“中西结合”“抗病毒检测”等系列措施,艾滋病感染患者死亡比例逐年降低,疫情总体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但也要看到,当前艾滋病流行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形势仍不容乐观。对于感染患者,采取一切有利条件帮助其治疗痊愈固然重要,但对于更多的亿万百姓,唯有携手同心在“防治”上精准施策、下足功夫,才能构筑起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坚实壁垒。

因势利导,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网格体系。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与艾滋病预防、诊断、治疗等有关的科学研究,提高艾滋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鼓励和支持开展传统医药以及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防治艾滋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强化使命担当、务实笃行,从完善艾滋病检测网络建设,到推进实验室合理布局、检测能力提升;从提供艾滋病和性病检测咨询服务,到加强质量控制,完善技术规程、标准和规范……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闪耀着相关部门为民服务的初心,也夯实了14亿多人民群众“拒艾门外”的安全基石。面向未来,进一步完善艾滋病防治制度、提高艾滋病防治检测水平、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隐私保护等,亿万百姓的生活质量才会更优、成色更足。

社会组织是最广泛的艾滋病防治力量。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很多是特殊人群,政府部门开展工作相对困难,而社会组织则易于接近、工作方式灵活,是防治艾滋病的一支重要力量。数据显示,迄今为止,我国共有1300多家社会组织在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每年防艾基金拨款更是高达数亿以上。围绕国家防艾整体策略,以红十字会、艾滋病基金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动员检测、治疗转介、关怀救助等相关工作,营造出了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社会环境。新形势下,持续激发社会组织参与活力,让广大社会组织、定点医疗机构有序引导、规范开展防治工作,继续发展好有关艾滋病防治的公益事业,才能传递出爱心防艾、齐心抗艾的脉脉温情。

防治艾滋病,宣传引导同样必不可少。据报道,由于青少年好奇心强、心智还不完全成熟、防范意识薄弱等原因,我国每年约有3000例左右15到24岁之间的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因而加强青年群体艾滋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一方面,要督促学习落实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发放《青少年艾滋病宣传手册》,将性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搬入学生课堂,采取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方式向青少年群体传播艾滋病基本知识、防护措施以及自愿咨询检测机构联系方式,提高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干预水平。另一方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防艾知识宣传活动,譬如结合“艾滋病宣传日”“防艾沙龙”“防艾主题辩论赛”等节日活动,加大对大学生的防艾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防治艾滋病性病意识,有效降低艾滋病感染率。

防艾你我他,安全靠大家。身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日渐美好、蒸蒸日上,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宣传等方面知识的敏感度也更为警惕。艾滋病作为一类全球性、危害性强的传染病,只要始终坚持“预防+治疗”相结合,凝心聚力,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它,这既是守护全人类生命健康的责任担当,也是传递温暖、风雨与共的生动实践。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云(襄阳襄州)

责编:丁楚风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