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  
中国科学家发现:低病毒血症会增加艾滋感染者患糖尿病的风险

上传时间:2025-07-05 16:58:00文章来源:红枫湾



红枫湾APP:中国研究团队发表在《BMC医学》上的一项最新研究,采用回顾性纵向队列设计,探讨了中国HIV感染者(PWH)中低病毒血症(LV)对糖尿病(DM)发病风险的影响。

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广泛应用,PWH的预期寿命显著提高。然而,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PWH患DM等慢性疾病的风险也急剧上升。

据报道,成年PWH中DM的患病率为10.3%,比非感染者高3.8%;接受ART的PWH患DM的风险也比普通人群高四倍。

什么是低水平病毒血症(LV)?

有些人即使接受ART,但即使在治疗期间仍可检测到较低水平(>50 cop/ml)的病毒载量,但不符合病毒学失败或瞬时病毒波动(Blips)的标准。

注:用于定义LV的病毒载量临界值因组织建议而不同。美国:病毒载量可检测到但低于200 cop/ml;世界卫生组织:病毒载量可检测到但低于1000 cop/ml。

大量研究已证实PWH的LV与代谢综合征(会增加心脏病、中风和DM风险)之间存在关联,但LV对DM发病风险的具体影响仍不确定。而中国PWH中LV与DM之间关系的证据也有限,阐明这种关联对于更好地指导临床管理策略和优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方法

从中国国家免费ART项目数据库中,筛选出2003年或之后开始接受ART,且接受ART≥6个月、入组时未患DM的PWH。

根据ART后6个月的两次连续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将参与者分为三组:

·病毒抑制组(VS)

·一过性LV组(Blips)

·持续性LV组(LLV)

·Blips组和LLV组被统称为LV组

研究采用调整了年龄、性别、基线病毒载量、CD4计数、ART起始方案、ART起始时间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HIV分期调整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了不同病毒血症暴露对DM发病率的影响。

此外,还采用异质性线性混合模型,确定了随访期间空腹血糖(FBG)的变化轨迹模式。

结果

在26097人年的随访期间,研究人员在8731名参与者中观察到1297例DM病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4年。

研究确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空腹血糖变化轨迹,分别标记为“稳定型”和“快速上升型”。

·LV组中“快速上升型”轨迹的参与者比例显著更高。

·与VS组相比,Blips组和LLV的DM发病率均更高。

·经倾向得分匹配后,LV组的DM风险仍然较高。

·当仅限于35-49岁年龄组时,与VS组相比,LLV组和Blips组的DM风险均更高。

  • [字体            ]